陸偷渡客年年有 淡水河成破口 | 刊登日期:2024-06-11
| 【本報記者綜合報導】大陸男子乘小艇從淡水上岸引發國安疑慮。幾十年來,大陸偷渡來台的人數,依兩岸經濟發展、社會變遷而有變化,30年前最多6000多名大陸偷渡客,近年低到僅剩個位數。然而有別於過去,大陸偷渡客多從廈門前往金門,近年陸續有從福建平潭出發的偷渡船艇,除這次破天荒從淡水上岸,2021年也有從台中港上岸的例子。
國軍連續2年的漢光演習,都將淡水河兩岸的防務列為重中之重,深怕敵人滲透,直奔博愛特區;這回一艘大陸小艇突穿淡水河口,駛入河道數公里,幾乎到淡水老街碼頭,再調頭進到河口的漁人碼頭,還上了岸,無論陸藉人士動機為何,淡水河防務出現破口,有待補強,已是事實。
海巡署的雷達要發現小艇蹤跡,的確不容易,前年漢光演習也曾設想類似狀況,模擬共軍小艇滲透河道,沿著淡水河直達台北市,海巡特勤隊派2艘特戰突擊艇,高速從淡水河穿越關渡大橋,操演追擊共軍小艇的科目。
淡水河口之所以重要,因其接近台北市,從河口到關渡大橋約8公里,到總統府也僅22公里,很可能成為共軍突襲滲透,地面執行「斬首行動」的重要路徑,因此國軍也在淡水河布下重重封鎖,包括駐防河口的關渡指揮部的1個聯兵營,北投復興崗的海軍陸戰隊等。
再者,淡水河口地形特殊,除了有滿足登陸條件的灘岸,周遭又有台北港等關鍵設施,可能成為敵軍進犯首都的戰略要地,因此八里海灘、台北港、淡水河口都成為近年漢光軍演的重點演練區域,以強化國軍戰場經營及熟悉作戰環境;例如模擬敵方企圖從淡水河口登陸,海軍派遣布雷艇及飛彈快艇,於河口實施水雷布放與警戒。 |
|